他带着男友逃遍天涯海角,还是没躲开纳粹的魔掌

2020-05-11
之前因为翻译雷·布拉德伯里的《夏日永别》认识了上海译文出版社的邹滢编辑。后来她邀请我翻译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的回忆录/自传体小说《克里斯托弗和他的同类》(Christopher and His Kind)。于是我开始着手了解书的大概内容,先看了2011年BBC拍摄的同名电视电影,然后快速浏览了伊舍伍德反映同一时期生活的两部小说《别了,柏林》《诺里斯先生换火车》。
2011年BBC摄制的电视电影《克里斯托弗和他的同类》。

整体上看,《克里斯托弗和他的同类》有两方面内容:一是记录伊舍伍德做为一个同性恋者内心状态的成长和感情生活的波折;二是记录上世纪三十年代,尤其是希特勒上台后欧洲社会方方面面的变化。
恰巧我对这两方面的内容都非常感兴趣,一想到自己有机会译介这些内容就很高兴;但另一方面,像伊舍伍德这样在主流文学界很有声望的作家,我自认不够资格翻译(上面提到的两本小说是孙法理老先生译的,这让我越发觉得压力大)。我把这点担忧跟邹滢说了,但她反复给我打气,要我相信自己,于是我就满心欢喜同时又战战兢兢地接下了这本书。翻译过程中我尽了全力,而邹滢也是我目前接触到的最认真的编辑(没有之一)。交稿后我们还是经常会为细节问题反反复复地讨论。现在书终于出版了,我心里又开始忐忑。译文中的不足之处,还望大家多批评指正。


下面介绍一下《克里斯托弗和他的同类》的具体内容,希望能让更多读者了解这段尘封的往事,并对这位作家产生兴趣。
这本书大体上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1至7章,记录了发生在1929年3月至1933年5月之间的事情。这一时期伊舍伍德(25岁至29岁)离开了英国,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德国。
这段时间里伊舍伍德的思想迅速成熟起来,促成这种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马格努斯·赫希菲尔德博士的性学研究所。伊舍伍德有段时间和英国考古学家弗朗西斯·特维尔-彼得一起租住在研究所隔壁的公寓里,因而对研究所十分熟悉,甚至与一些员工成了好朋友。
这里我想多介绍一下赫希菲尔德和他的研究所。马格努斯·赫希菲尔德是整个西欧“臭名昭著”的同性恋研究专家。他一辈子都在呼吁修改德国刑事法第175条,要求同性恋除罪化,因而被同性恋者视为自己群体的坚定捍卫者。赫希菲尔德于1919年在柏林创办了性学研究所, “研究所当然不止关注同性恋。这里还接待即将结婚的夫妇,研究双方的遗传背景,给他们提供建议。这里为阳痿和其他心理问题提供精神治疗。研究所里还有一间诊所,治疗包括性病在内的各种各样的病例。而且这里研究以各种形式呈现的性。” 研究所还附带一间性学博物馆。 “这里有鞭子、锁链和刑具,专为性虐恋从业者设计;有恋物癖者使用的装饰繁复的高跟靴子;有蕾丝女性内衣,曾被阳刚威猛的普鲁士军官穿在制服下面。……这里还有一道摄影展长廊,照片主题多样,有准雌雄同体者的性器官,也有著名的同性恋伴侣——王尔德与阿尔弗雷德·道格拉斯,惠特曼与彼得·道尔,巴伐利亚的路德维希二世和凯因茨,爱德华·卡宾特和乔治·梅里尔。” 研究所当时常常有社会名流前来参观,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去参观时伊舍伍德就在场。当看到研究所里的每位工作人员、每位病人都以如此严肃的态度对待“性”的问题时,伊舍伍德仿佛受到了灵魂洗礼,终于开始正视自己的性取向。他不再仅仅把同性恋看做男学生在更衣室里无伤大雅的游戏,而是开始将之视为一种明确的身份,并在这一群体中找到归属感,他们正是“他的同类”。
马格努斯·赫希菲尔德博士
性学研究所外观
性学研究所内部一角


再来说说伊舍伍德这一时期的感情生活。他在本书的一开始就坦言自己要寻找工人阶级的德国男孩来“松开欲望的锁链”。四年间他先后换了三位男友:第一位“浪子”布比最终被迫浪迹天涯,在去南美的船上当了水手;第二位是自恋的帅哥奥托,伊舍伍德甚至在奥托家租住了一段时间,与一大家子人朝夕相处。他以奥托为原型写了两个短篇故事《吕根岛上》《诺瓦克一家》,都收录在《别了,柏林》中;第三位是安静朴实的少年海因茨。伊舍伍德与海因茨相识已是1932年,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段真正刻骨铭心的感情。两人厮守了五年,最终还是被迫分离,而拆散这对有情人的罪魁祸首是纳粹的铁拳。
这张照片据说是魏玛共和国时期柏林的同性恋俱乐部

1932年前后的伊舍伍德

电影《歌厅》(Cabaret,1972)剧照。本片改编自伊舍伍德小说集《别了,柏林》中的一篇,1973年拿下了8座奥斯卡小金人。

由于横扫西方世界的经济大萧条,德国纳粹党的势力从1930年开始迅速壮大。到1933年,许多载入史册的历史事件发生时,伊舍伍德就在柏林。比如1月30日希特勒出任总理;2月27日,国会纵火案;3月23日,修宪通过《授权法》;4月1日,纳粹首次联合抵制犹太商户。他记录下了每件大事发生后柏林市民生活点点滴滴的变化,他每天生活在恐惧中,并开始着手准备带海因茨一起离开德国。他们的目的地是希腊——考古学家弗朗西斯在那里租下了一个无人岛,邀请他们过去同住。
5月6日,德意志学生联盟清查了性学研究所。几天后,被查抄的大量藏书、档案和一樽赫希菲尔德的半身铜像被当众焚烧,伊舍伍德就站在围观的人群中低声咒骂。5月13日夜间,他们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将于次日早晨坐火车离开这个已被纳粹吞噬的德国。
1933年5月6日,纳粹清查性学研究所
1933年5月10日,纳粹在柏林倍倍尔广场焚书



书的第二部分是第8章到第14章的前半部分,记录了发生在1933年5月至1937年5月之间的事情。这一时期伊舍伍德(29岁至34岁)大部分时间都和海因茨在欧洲各地游历/流亡,所以这部分内容读起来有些像游记。虽然也有开开心心游山玩水的时候,但他们始终生活在焦虑之中,因为持德国护照的海因茨随时可能面临无处可逃的境地。为了给爱人获取一个安全的身份,伊舍伍德不仅绞尽脑汁,而且花费了大笔钱财……
他们两人到过的地方实在太多了,为了厘清线索,我在地图上一站一站地做标记,整理出了一份行程表。本来想建议编辑印在书里,但想到带地图的书审核流程有多么漫长,所以决定还是等书出版后贴网上……
图中带数字的黄色气泡表示书中明确提到过的地名。我把克里斯托弗与海因茨两人的行程分割成四段,用不同颜色标记:
第一段:橙色路线
1933-5-14上午从(1)柏林坐火车出发
1933-5-14下午抵达(2)布拉格
1933-5-15抵达(3)维也纳
1933-5-17抵达(4)布达佩斯
1933-5-18抵达(5)贝尔格莱德
1933-5-20抵达(6)雅典
1933-5-21抵达(7)圣尼古拉斯岛,一直住到9月6日。这座小岛现在的正式名字是Ktiponisi,还有一个称呼是Englesonisi,意为“英国岛”,就是因为英国考古学家弗朗西斯·特维尔-彼得长期租占了这个岛。
1933-9-6从(7)圣尼古拉斯岛离开
1933-9-9 从(6)雅典坐船出发
1933-9-?经过(8)科林斯运河
1933-9-?经过(9)利帕里群岛和斯特龙博利火山
1933-9-13抵达(10)马赛
1933-9-14抵达(11)巴黎
1933-9-30回到英国,住在克里斯托弗母亲家中。10月中旬海因茨的旅游签证到期,不得不独自返回德国。
第二段:棕红色路线
1934-1-20克里斯托弗去德国把海因茨接了出来,安置在(13)阿姆斯特丹
1934-3-26克里斯托弗结束了英国的工作,去(13)阿姆斯特丹与海因茨汇合
1934-4月初,两人从(14)鹿特丹坐船出发,一路经过(15)维戈、(16)里斯本、(17)丰沙尔,到达加那利群岛的首府(18)拉斯帕尔马斯,住了约两个月
1934-6-6抵达(19)特内里费岛,住了三个月
1934-9-6离开加那利群岛,去往西班牙本土,在(20)加的斯上岸
1934-9-?游览了直布罗陀海峡两岸的几座城市:休达、得土安,等
1934-9-?抵达(21)格拉纳达
1934-9-?抵达(22)马德里
1934-10月初抵达(23)哥本哈根,住了约七个月
第三段:大红色路线
1935-4-13离开(23)哥本哈根
1935-4-19抵达(24)布鲁塞尔,住了约一个月
1935-5-20抵达(13)阿姆斯特丹,住了约四个月
1935-9-18再次返回(24)布鲁塞尔,住了约三个月
1935-12-10从(25)安特卫普坐船出发
1935-12-14经过(26)比斯开湾
1935-12-16停靠在(27)波尔图
1935-12-17抵达(16)里斯本,去往附近小城(28)辛特拉,住了约八个月
第四段:蓝灰色路线
1936-8-18抵达(29)奥斯坦德
1936-9月中旬,抵达(24)布鲁塞尔
1937-3月下旬,抵达(11)巴黎
1937-4-18海因茨被从法国驱逐,暂避在(30)卢森堡
1937-5-12海因茨被从卢森堡驱逐,被迫返回德国,6月中旬受审,并因同性性行为及逃避兵役被判刑。


书的第三部分是第14至16章,记录了发生在1937年5月至1939年初之间的事情。这段时间伊舍伍德主要和他的好友威斯坦·休·奥登一起度过。虽然失去海因茨令他肝肠寸断,但这一时期国际局势的严峻程度已经不允许他终日沉浸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了。1937年秋天,有出版社邀请两人合写一本游记,于是他们决定去中国。因为当时许多著名作家都去了西班牙内战前线,两人决定另辟蹊径,关注另一场战争——中国的全面抗战。两人于1938年2月抵达中国,6月离开,期间的详细情况记录在两人合著的《战地行纪》一书中。
1937年,奥登与伊舍伍德
两人离开中国后乘船横渡太平洋,去新大陆访问,并萌生了移民美国的想法。他们返回英国时,欧洲的局势已是剑拔弩张,并在《慕尼黑协定》签署前达到高潮。由于张伯伦的绥靖政策,1938年秋季的社会气氛略有缓和,伊舍伍德和奥登借此完成了最后的告别。两人于1939年1月离开欧洲,去往新大陆定居,本书的故事也至此结束。
伊舍伍德在《克里斯托弗和他的同类》中深刻地剖析自我、细致地描摹社会,并记录下一段既甜蜜又苦涩的爱情。除此之外,书中还夹带了关于三十年代英国文学界的各种“彩蛋”。身为小说家的伊舍伍德当然免不了要同这个圈子里的著名人物打交道,书中除了经常出现的“好基友”奥登,犄角旮旯里还藏着许多关于弗吉尼亚·伍尔夫、福斯特、毛姆等人的小八卦,相信外国文学爱好者是不会错过这样一本精彩的回忆录的。
同时也推荐《别了,柏林》《诺里斯先生换火车》以及《战地行纪》。如果你读过这三本书,一定会对《克里斯托弗和他的同类》有更全面、更立体的理解。

前一篇: 《婊子星球》:别说这样的世界你不在乎
后一篇: 一切能够腐烂的都被称为生命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