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生活| 男人啊,动物啊

2023-01-17 00:10
今天一口气推荐三本书,这些书都由男性作者书写,都讲述了他们与动物的共同生活。三人分别来自非洲的荒野、北美的河畔和欧洲的密林,他们年龄不同,性格迥异,但都无法割舍人类与动物世界残存的联系。下面就是他们的故事。

Image
Whatever you do, don’t run: my adventures as a Botswana safari guide
By Peter Allison
《千万别跑:我在博茨瓦纳当导游》 彼得·埃利森 著
彼 得·埃利森是一个在悉尼出生长大的城市男孩,十九岁时他独自去了一趟非洲,为了“冒险”,也为了亲眼看看野生动物。旅程的最后,他的钱全让人偷了,被困在 南非一筹莫展。既然暂时无望回家,彼得决定在一个野生动物游览营地打杂糊口。没想到,他后来成了一位专业的营地导游,在荒野中一待就是十几年。
《千万别跑》收录了他在博茨瓦纳期间的二十多篇随笔,生动地展现了非洲营地导游的工作和生活。
野生动物是大部分篇目的主角。强壮顽固的水牛、勇猛敏捷的狮子、聪慧顾家的大象……作者把自己与这些动物亲密接触或者说狭路相逢的故事都写了下来。动物相关篇目中,我最喜欢的一篇是《宠物》。
尽 管按照规定,严禁工作人员饲养宠物,但是营地就处在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之中,难免有些动物就是喜欢跟人类在一起鬼混。比如,营地周围的一群猴子喜欢把彼得的 帐篷当成蹦床玩,总是搅黄他难得的午睡。最后他自费买了一只豹子造型的毛绒玩具,放在帐篷附近的树杈上,竟然成功吓退了猴群。
营地的同事先后收养了两只孤儿松鼠,其中一只还结交了一位老鼠朋友。两只小动物关系好得如胶似漆形影不离,谁料它们最后都被经常来营地游荡的一只獛给吃掉了。而那只獛,因为长得实在太萌,让所有人都不忍心责怪它。

Image

美貌的獛
常 来营地游荡的还有一只蜜獾。蜜獾虽然长得不太起眼,但狮子都不敢招惹它,因为它斗志极其顽强,下手极其凶狠,而且尤其擅长攻击柔软的下腹部;它防御时释放 的生化武器则令臭鼬都自叹不如。营地里来了这么一位大佬,自然没人敢得罪它。工作人员吃饭时,蜜獾只要瞅上一眼,就有人自觉地把食物分给它。时间一长,它 就变得像营地散养的流浪狗,还有了自己的名字——“獾儿”,就是没有任何人敢摸它。
每天黄昏时分獾儿准时出席集体晚餐,如果有人提前离场,它还会陪着走上一段。有天彼得提前吃完了饭,打算回自己的帐篷休息,獾儿就陪着他一起往回走。快走到帐篷时,獾儿发出了遭遇危险的报警声。此时天色已经昏暗,彼得环顾四周,没发现任何异常,于是又冒险往前走了几步。
獾儿发现自己拦不住愚蠢的人类,于是进入高度戒备状态,并且果断地放了一个屁!彼得瞬间被熏得天昏地暗,他一边快速前进一边挥动手电查看,想知道獾儿到底看见了什么可怕的东西。当手电光束扫过树杈时,他才意识到是自己的豹子毛绒玩具忘记收起来了……

Image

不要小看蜜獾
除了各种关于动物的故事,作者还记录了工作中接待的形形色色的游客,以及自己和同事几次“迷失荒野”的冒险经历。相较之下,着墨最少的是关于博茨瓦纳的内容。本来我很期待读到非洲南部的风土人情以及当地人与动物的关系,但遗憾的是书里几乎没有提到这些。
总体来说,《千万别跑》是一本可读性、娱乐性都很强的书,如果你喜欢野生动物,也对非洲大草原感兴趣,而且想看一些轻松的休闲读物,那么这本书应该完全对你的胃口。
另外,本书有繁体中文版《千萬別跑:我在波札那狩獵營擔任導遊的故事》2011年商周出版,博客来上有两篇内文可以试读。玩Instagram的朋友还可以关注作者的账号@peterallisonsafari,他经常发布野生动物摄影作品并借题说一些俏皮话。
🐘🐘🐘🐘🐘

Image

Show Me the Honey: Adventures of an Accidental Apiarist
by Dave Doroghy
《蜜呢?一个养蜂新手的啼笑冒险》 戴夫·多罗吉 著
蜜 蜂,黄黑相间,扇动翅膀嗡嗡作响,四处沾花惹草。别惹它,蛰你哟。其实蜜蜂的生活远不止你能看到的这些,蜂巢中不为世人所知的隐秘故事只有养蜂人知道。戴 夫·多罗吉在这本《蜜呢?一个养蜂新手的啼笑冒险》中写下了蜜蜂的故事,也记录了自己与这些小生灵的羁绊,记录了养蜂人充满甜蜜与疼痛的生活。
戴 夫已到了临近退休的年纪,他的本职工作是与蜜蜂毫不相关的广告传媒和体育管理,他住在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弗雷泽河畔,房子是用一艘破旧的木制驳船改 造的船屋。戴夫的姐姐、姐夫和女友都爱好养蜂,起初是姐姐相中了他驳船的后甲板,在那里养了一箱蜜蜂,一年之后收获了100磅蜂蜜,并在当年的蜂蜜评选中 荣膺全省第二。
冲着这些美味的蜂蜜,戴夫接手了姐姐的蜂箱(内含五万只敏感易怒、需要照顾的蜜蜂),开始了这项花费不菲、充满挑战的爱好。
他向来欣赏“两只小蜜蜂飞在花丛中”的田园风情画,但打开蜂箱时,蜜蜂“像火山岩浆一样溢出来——一团脉动的、嗡嗡作响的、令人困惑的、嗜血的、单一的有机体,坦率地说,有点恶心,而且绝对可怕。”他需要穿戴全套装备,并像老僧入定一般冷静专注,才能保全自己。
在 这三年养蜂生涯中,戴夫曾挥舞着电蚊拍与进犯的马蜂大战三百回合,曾发现蜜蜂成功钻进了他新买的昂贵防护服,还曾遭遇过蜂后离奇失踪事件,并花大价钱请了 一只从夏威夷远道而来的蜂后,把她塞进自己的蜂巢(是的,只要精心设计适应过程,你就可以空降一位女王给全国臣民——简直是昆虫界的光荣革命)。
为了蜂箱里的数万只好姑娘,他积极参加养蜂学术大会,去本地养蜂俱乐部结识同好,认真学习养蜂知识,甚至在资格考试中绞尽脑汁作弊(实在记不住蜜蜂15个身体部件的名称)。
而他几乎收获不到蜂蜜。他无数次“厌倦了往这个无底洞爱好里投入更多的钱。”三年之后,他的蜜蜂都死了。伤心了一段时日之后,他做出决定——“我必须继续养蜂”。

Image

被蜜蜂蛰肿脸的作者
戴夫的动机已经不再是金灿灿的蜂蜜,也不是成本/收益之类的经济账,而是对蜜蜂的感情。更准确地说,是钦佩之情。对蜜蜂了解得越多,他就越发感叹于蜂群的智慧程度(同时意识到人类社会不过是另一种乱糟糟的蜂群)。
以分蜂为例。当一个蜂群的个体数量太多时,蜂后就会带上60%成员一起“迁都”,寻找新的地方筑巢。但分蜂并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而是需要大量准备工作。
比 如,蜂后走了,老蜂巢里岂不是没有蜂后?国岂可一日无君。为了解决接班人问题,在出现分蜂的苗头时,工蜂们就开始准备一批精装修的巢室,要求蜂后向其中产 卵,然后哺育大量蜂王浆,使之发育为蜂后而不是一般的工蜂。在继任的预备蜂后们即将羽化时,分蜂才会正式开始。第一只孵化出巢的预备蜂后将正式登基,并非 由老蜂后钦点,但是你问老蜂后支持不支持,她肯定说支持。
另一个问题,蜂后那么胖,平时总是待在巢里吃吃吃,从来不锻炼,现在要求她飞到远处去,她还飞得动吗?按照原来的体重肯定是飞不动的,所以工蜂会提前控制蜂后的饮食,帮助蜂后减肥。她们不只关心领导飞得高不高,还关心她飞得累不累。
为 防临行前出岔子,工蜂还会提前排练。她们停止采蜜、筑巢等常规工作,每天都在蜂巢附近聚集成团。正式出发时,蜂后会进入团里,等待负责侦察的工蜂归来。侦 察蜂用舞蹈告之新巢的选址。等到有足够多的侦察蜂都指示同一个位置时(真·全票通过),蜂群才会拍板决定新巢地址,然后大家一起飞过去。
这一整套井然有序的活动,蜜蜂无需动脑子,仅靠本能就可以完成,比某些人类社会的治理水平高到不知哪里去了。
随着阅读的深入,我逐渐理解了戴夫对养蜂为何历经苦难痴心不改。因为养蜂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养宠物或养牲畜的体验。蜂巢内部有极其复杂的运转机制,你必须熟悉所有规则,并且充分利用这些规则解决各种问题,才有可能收获金灿灿的蜂蜜。论难度,养蜂堪称动物饲养界的国际象棋。
或 者说,养蜂像是玩一场花田边的大型即时战略游戏。开局五万个兵,后续全靠技巧,正常产出蜂蜜就算通关。不过这场现实游戏没有新手教学模式,任何难度的随机 事件都可能降临,而且随着环境及气候危机的加剧,难度在不断增大。要想玩得顺利,只有不断熟悉规则,反复练习,并且祈求好运气。
虽 然我没条件亲身实践,但观摩其他玩家也是好的。敲出这段文字之前,我就花了半个小时在油管上看一位老蜂农讲解预防分蜂的三种方法,简直大开眼界!而相比之 下,戴夫·多罗吉的这本《蜜呢?》就是一部新手玩家的糗事百科,除了展示各种令人笑到捶地的可怕操作,戴夫也在不停地向读者分享经验教训和关于生命、宇宙 以及一切的感悟。非常感谢这位不怕丢人的玩家,祝福他一切顺利,早日通关。
🐝🐝🐝🐝🐝

Image

Deer Man: Seven Years of Living in the Wild
by Geoffroy Delorme
《鹿人:林中七年》 若夫卢瓦·德洛姆 著
下文由玄猫之梯编译自《卫报》书评文章,原文作者为Melanie Challenger,原文地址参见文末。 强烈推荐国内出版机构引进这本超棒的书哦!编辑们看过来,看过来!
若 夫卢瓦·德洛姆在这本简短而感性的书中描绘了一个梦幻般的时刻。他认识的一头年轻小鹿蜷缩在他身边,脑袋枕在他的腿上。这画面熟悉而又超现实。几个徒步者 经过,向他点头致意,好像野鹿靠在人类腿上打盹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德洛姆说,这几个人显然是把那头鹿误认作他养的狗。更令人吃惊的是,这只被德洛姆明命为 “匕首”的小鹿开始抽搐扭动。“它显然是在做梦。”德洛姆写道。你不禁想,鹿会梦见什么呢?
《鹿 人》的故事发生在法国诺曼底卢维耶市附近。一个年轻男人背弃社会,在林中与欧洲狍(roe deer, 一种小型鹿科动物)共同生活了七年。至于德洛姆在做出该决定之前经历,他并未讲述多少。我们只知道这个年轻人完全在家接受远程教育,显然很孤独,他和家人 的关系也有些不对劲。然而,与一只年轻雄鹿的短暂相遇将他吸引到了附近的树林中,他就这样走入了荒野。这是童话般的故事,既蕴含变革性的力量,也藏有不言 而喻的黑暗。对现代读者来说,书中缺乏关于他俗世生活的信息,这种坚决不给出自传的写法似乎很奇怪。然而这本书的力量在于对鹿的独特关注。
作 为读者,我们渴望知道德洛姆究竟是如何在野外生存下来的。在森林中,他必须承受潮湿和寒冷,并以林中植物为食。他需要凭触觉区分不同叶子的质地,以便在黑 暗中觅食。但他饶了读者,没把自己真正忍受的煎熬全都讲出来。德洛姆既坚忍又守口如瓶。我们只是粗略地知道,他曾几次因为体温过低到了鬼门关,他学会了特 殊的坐姿以防止地面的潮气浸透衣服,他穿了三件羊毛衫。德洛姆从不纠结于自己,而是固执地将镜头对准身边的动物。这正是本书的魅力之源。

Image

瑞典语版封面,图片为作者所摄
尝 试进入野生动物世界的人总有话要说,这已经成了一项悠久的叙事传统。此类书籍最想强调的是野生动物感觉能力,可不知何故,它们总会把话题绕回人类身上。著 名博物学家理查德·梅比(Richard Mabey)长期以来一直反对作家将其他动物当成“某种镜子”。梅比反对最近出版界的趋势,向我们提出“更加尊重自然自己的叙事”这一挑战。许多尝试这样 做的写作者们承认,我们确实需要打破目前生物界中的权力关系。可在大多数书籍中,吸引读者的钩子依旧是人类的故事。
然而《鹿人》并非如此,它简洁到令人产生幻觉。有好几次,我觉得作者简直模糊到遥不可及。他经常忽略对读者很有吸引力的领域,书中到处是值得展开详述的内容。不过我们能感受到,一个在方方面面都努力避开人类世界的人,讲起故事来必然是这个调调。这就是代价。
到 最后,我愉快地发现,虽然作者紧绷而简陋的文字说明了他在语言方面的不足,但却恰当地呈现了野外生活的体验。随着章节的展开,德洛姆本人的故事越退越远, 反映了他正在逐渐远离文明和家园。起初,他每月回家几次,洗热水澡,给电池充电(德洛姆是一名摄影师,他拍摄的照片极大地强化了文本)。但随着时间的推 移,他回家的频率越来越低。随着他的生存技能和信心(实际上还有饮食习惯)开始转变,他必须从人类世界中获取的东西越来越少。最终,他不再“留在”森林 里,而是“住在”森林里。
书 中大量使用“我们”这个代词,不仅展示了德洛姆和鹿的日常活动,而且暗示了他们在情感和精神上的羁绊。当然,他已经成功与狍子们建立了友谊。而且,狍子们 也主动回应了他。德洛姆指出,这种双向的交情并不是必然的。他也曾尝试与一些狐狸交朋友。狐狸们容忍他的存在,但对他爱答不理。

Image

作者镜头中的一只母狍
从 智人作为一个独特物种出现以来,欧洲狍就一直存在。在英国,至少从上一个冰河时期开始,我们就和它们生活在一起。我们的祖先穿它们的皮,吃它们的肉,崇敬 它们,并在它们的鹿角上刻早期文字。如今,我们最常接触它们的地方是汽车保险杠和餐桌。在作者的故乡法国,情况也是如此。
然而,在德洛姆眼中,每只狍都是独一无二的。对他来说,每只狍都有名字和个性。不出所料,德洛姆从森林里走了出来,成了一名倡导者。他希望鹿能够有自我管理的权利,而不是由人类拿着猎枪去管理。他希望我们以全新的方式认识森林和林地,认识其中物种有意义的生活。
一些读者可能会认为这个人疯了。虽然我不会透露结局,但我们都知道德洛姆毕竟不是狍子。从一开始就很清楚,他的林中生活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即便如此,《鹿人》依旧是一场愉快、动人的阅读之旅,也是一本悄然的革命之书。

Image

作者本人
原文地址:https://www.theguardian.com/books/2022/apr/13/deer-man-by-geoffroy-delorme-review-life-in-the-wilderness

🦌🦌🦌🦌🦌


本次“另一种生活”书目介绍到此结束,感谢阅读。我们下本书再见! Image Image Image

前一篇: 另一种生活 我假装拉琴:一位当代南郭小姐的自白
后一篇: 一切能够腐烂的都被称为生命
返回列表